广州正在衰弱,会到什么程度了?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广州的衰弱是事实吗?
从近十年GDP增长来看,广州是同类型大城市中,增长率最低的
看十年人均GDP增长率,广州还是最低
再看工业增长率,广州依然垫底
听到这,某些广州人可能要说了: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比?
和自己比不就行了?十年GDP增长了一倍多,这能叫衰弱?
对不起,城市只想和自己比,还真做不到!
毕竟人才、资本、产业在国内都是自由流动的
哪里强,就会流向哪里,哪里就会越强
广州的实体产业,早就出问题了
规上工业企业年营收能过3000亿的产业,只有1个汽车制造业
深圳、重庆有2个
上海、北京、苏州有4个
如果再看过1000亿的产业,广州有5个
上海有12个、苏州有11个、重庆有9个、深圳有6个
如果将所有千亿产业的年产值加起来,广州2021年只有1.3万亿,排名全国第11
苏州、深圳、上海都是3万亿级别
东莞、重庆、佛山1.8万亿以上
北京、无锡、宁波1.5万亿以上
这说明,虽然广州的工业总量仅次于上海深圳苏州重庆,排名全国第五,但聚合度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在全国勉强勉强属于一个二流水平
实体产业,辉煌不在啊!
听到这,某些广州人可能又要说了:GDP和我有什么关系,影响我每天喝茶吗?
当然有关啊!
如果广州产业发展越来越差,越来越多公司经营不下去,你凭什么觉得不会影响到你的工资?
如果你是本地收租的,租金肯定也要降低啊!
听到这,某些广州人可能又又又要说了:
既然广州正在衰弱,但为啥城市人流量一直居高不下呢?
肉眼可见,哪哪都是人,根本没有一点衰弱的迹象
这倒是一个好问题
人口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很能反映事实的指标
下面我会以最近二十年广州常住人口的增长情况为依据
探讨广州衰弱的真相,以及它还能不能重新崛起
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将六座大城市近二十年分成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是五年,算出各自的人口增量,进行比较
2002年-2007年、2007年-2012年、2012年-2017年、2017年-2022年
得到的结果很有意思:
三根黄色的线,趋势类似,都是在2007-2012年这个阶段,达到人口增量的顶峰,之后十年持续下降,这三座城市是广州、重庆、南京
而三根绿色的线,趋势也很类似,都是在2012-2017年这个阶段,人口增量才达到顶峰,这三座城市是深圳、成都、杭州
也就是说,虽然以上六座城市近二十年,人口一直在增长
但广州、重庆、南京的人口增长的最高速,是在十五年前,近十年已经慢下来了
而深圳、成都、杭州一直到近五年才慢下来
这说明,后三座城市,一定是抓到了某些发展红利
我先做一个大胆预测:
广州、重庆、南京之所以近十年人口增量放缓,是因为新兴行业没跟上,失去了产业势能,于是受到了周围更强城市的虹吸
广州被深圳吸
重庆被成都吸
南京被上海、杭州、苏州吸
特别是广州,尤为明显
2007年-2012年它是人口增长最猛的城市,远超深圳
五年之后却被深圳大幅赶超,GDP也是在2016年被深圳超越的
为啥呢?
因为2012-2017年这个阶段,正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五年
对应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发展迅速,超越设备制造业、化工冶金等传统行业,一举成为产业之王
这些年,只要搭上信息产业这股东风的城市,立马能原地起飞
用数据说话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2012年,电子设备制造业虽然已经超过了很多行业,但依然被钢铁压着
5年后,产值增长到10万亿
真正成为制造业「大哥」
2021年,电子设备制造业已经拥有14.7万亿年营收
将以前的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傲视群雄
而同时,软件服务业在2022年也跃升成为10万亿产业
这两个由信息化、数字化催生出的新行业,带来了25万亿的市场增量
彻底改变了城市之间的竞争格局
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大的受益城市是深圳,2021年产值2.4万亿,一个产业就约等于整个广州的工业体系
第二、第三受益城市是苏州、东莞,2021年产值均在1万亿以上
上海、重庆、成都、郑州均在5000亿以上
以上都属于吃到肉的城市
广州、武汉、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在2000亿左右,属于只喝到一口汤的
而软件服务业,最大的受益城市是北京,一年营收2万多亿
接下来是深圳、上海、杭州的1万亿
南京、广州、成都也有5000-7000亿
回到这张近20年人口增长图,再看看我之前的那个猜测对不对
成都有没有靠信息产业虹吸重庆,这个不太能确定
从产业规模上看,两者似乎差不多,大家可以在弹幕或者留言区发表你的观点
但深圳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服务业,一年产值3.5万亿
广州8000亿
上海、苏州、杭州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服务业,一年产值全都在1万亿以上
南京9000亿
广州和南京人口增长放缓,妥妥是因为信息产业
尤其是广州
大家想想,广州离深圳只有多远?
中心市区也就100公里不到吧?
产值一个8000亿,一个3.5万亿
差了4倍多
如果说这都不算虹吸,那什么算?
不管是相关人才还是流水线工人,全都流向深圳了!
直到深圳「吃撑」了,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溢到东莞
将东莞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拉升到了万亿级别
反映到人口上
广州近十年的人口增长,不仅比深圳低,还比成都低
而近五年,人口增量更是被杭州赶超
所以从人口增长这一维度看,广州起点很高,但近十年相对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增长势能明显弱了
这与广州产业端衰弱的时间点,是匹配得上的
不过这些变化很难用肉眼直接看出来,毕竟广州的人口体量太大
坐地铁,该挤还是会继续挤
宇宙最堵的死亡三号线早已名声在外,坐一次,能挤到你怀疑人生
所以从人流量依然很高判断广州产业没有衰弱,还是太天真了
但所谓的产业衰弱以及人口增长放缓,只是相对于其他头部城市而言
尤其是隔壁深圳的存在,直接导致广州基本吃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红利
现在的广州,规模最大的产业是汽车制造业,2022年总产值6472亿
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广州的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2022年广汽新能源汽车产量31.59万辆
2023年上半年,已经干到了23.6万辆
算是开足马力,拼命冲刺了!
其实广州的汽车产业已经很给力了,一直和上海、长春同在第一梯队
奈何信息产业的统治力实在太强
包括现在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其实只能算汽车智能化的过渡形态,是在为未来真正的自动驾驶做铺垫
背后核心的推动力量,还是信息产业的进步
通讯、芯片、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真的能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
人类活动的物理空间再次被重构,对经济发展的拉升,丝毫不亚于100多年前从马车到汽车的变革
所有交通系统,包括马路、红绿灯、法律法规可能都要重新构建一遍
哪些企业、哪些城市最有可能抓住呢?
当然是掌握核心科技并拥有高度整合能力的大企业,最有可能
或者说的更直接点:
就是现在正在投入巨额资金的企业,最有可能
包括其他革命性产业,比如家用机器人、头戴式AR/VR设备、柔性显示、3D打印,未来每一个都是万亿市场
但都需要从现在开始疯狂砸钱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广州以及广州的本土科技公司,能拼的过深圳、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吗?
我统计了2022年一般预算收入前12城市
一般预算收入,广州只有1855亿,远远低于北上深杭苏
总税收相当于一座城市赚的钱,一般预算收入相当于自己能花的钱,差额部分是上交的钱
在12个城市中,广州留存比例最低,只有41.6%
近三年因为疫情这个超级变量,改变了很多
所以统计2019年更具代表性
广州36.6%的比例,更差,妥妥垫底
相当于一年收入100元,属于自己的只有36.6元
而北京是44.4元,上海是52.3元,深圳是55.2元
凭借这样的财力,广州的科技创新能起来吗?
能追赶北上深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在R&D经费的投入上,广州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
看排名好像还行,没那么惨
但细看金额,上海、深圳是广州的两倍,北京是广州的三倍
你拿什么和别人拼?
按照这个趋势,广州的新兴产业很难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将与深圳形成互补,联合周围城市,实现同城化,构建一个世界级的大湾区
毕竟深圳再发展,很多短板都无法弥补
1、地理空间太小
2、高校、医疗资源不足
3、缺乏历史积淀
这些恰恰都是广州的优势
这里拥有整个华南地区最好的科教文卫资源,且居住成本、生活成本、企业成本都没有那么那么高
说到底,广州走的,还是一座综合性大都市的路子
产业端,可能没有一块特别突出的长板,但也不会存在特别拉胯的领域
它会承担新兴产业的部分产业链、充当某个重要节点,而不是成为终极整合方
经济不能代表所有
这里会离生活更近
吃喝玩乐,很丰富
上学看病,很方便
交通贸易,很发达
这么看,广州人确实有底气说「GDP和我有什么关系,影响我每天喝茶吗?」
千年商都正在朝最适合它的定位走去
伴随着大湾区的腾飞与整个中国的崛起
广州,还会是那个广州
永远天空海阔!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