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男子翻修奶奶房子,无意间发现一个地窖,惊动当地政府

2024-11-22 09:00:01 投稿人 : admin 围观 :1 次
2012年,一男子翻修奶奶房子,无意间发现一个地窖,惊动当地政府

2012年在湖北省陶港镇,一位叫潘平的男子,来到多年未踏足的老房子。多年来,他一直在外打工,积累了一些财富。二十八年前,家里唯一的老人奶奶就去世了,从此这个老房子就很少有人踏足了。这次他之所以来到老房子,就是想把老房子重新翻修一下。

他本是一位老实的农民,家里也不富裕。为了节省人工费,他想提前将房子里的东西搬出来,再叫来瓦匠工翻修房子。但因为房子里面很多的老家具已不能使用,都需要搬出来,于是他叫来街坊邻居帮帮忙,抬抬东西。很快,大家搬得搬,抬得抬,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正在此时,他无意间发现奶奶生前居住的房间有一个地窖。

因为地窖特别小,又非常隐蔽,作为孙子,潘平居然一直都不知道奶奶房间里有这么一个地窖。这可让他感到惊奇,怎么奶奶房间里莫名有个小地窖呢?他找来父亲潘兴嵩,询问父亲,这个地窖里面有什么东西?怎么奶奶房间里有个小地窖啊?

潘兴嵩听到后,表示我也不知道啊,从来没有听你奶奶说过有这回事。这下父子俩更好奇,连忙拿来手电筒打开照亮,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通过手电筒的光,潘平发现,地窖里面都是一些杂物,还有一股发霉的味道,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

看来,这个地窖是爷爷奶奶以前用来珍藏杂物和粮食的地方了。打量地窖一圈,也没有发现什么东西,只发现一个破旧的柜子,算是个大物件。他叫来父亲,打算将柜子搬出去,把地窖填平了,再装修老房子。毕竟如今社会,大家都不用地窖了。

图|柜子

由于柜子特别重,潘平和父亲花费很大一番功夫,才将柜子从地窖里抬出来。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柜子已经变得又旧又破,发出一阵吱吱呀呀的响声,上面的红油漆也已经变色,感觉马上就会散架一般。

潘平端详着这个柜子,发现上面居然还挂着锁,他轻轻一拉,锁就断了。他打开柜门,只见里面有一个梳妆盒。这下他们有点好奇了,一个梳妆盒锁在柜子里几十年了,难道里面真的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吗?他们迫不及待打开梳妆盒,可只看见半本笔记本。

他拿起笔记本,仔细观察,发现笔记本的后半部分被撕掉了,上面明显还有被撕扯的痕迹,剩下的纸张也不见踪影。翻开笔记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但是由于岁月悠久,有点看不清楚字迹。一位识字的村民,感到好奇,凑在笔记本上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仔细查看后,他说:这个笔记本是一本战地笔记,上面记载的是战争年代的事情。潘平听完后,感到疑惑不已。几十年和奶奶相处,也没听她说过关于战争的事情。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情,他将笔记本交给政府,帮忙查清楚奶奶的事情。这件事惊动了当地政府,一段时间后,一群政府工作人员亲自来到潘平的家里慰问,提出给他的奶奶补办追悼会。

那么,潘平的奶奶到底是什么身份?在她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潘平奶奶的一生。

潘平的奶奶名叫贾春英,出生在陶港镇贾村。贾春英的家境穷苦,父母都是穷苦农民,以务农为生。尽管贾春英从小就开始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但她依旧没能逃脱旧社会的噩运。

图|贾春英

众所周知,旧社会对于女性有一个显著的陋习——童养媳,导致女孩从小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承受苦难。显然,家境的贫穷,让贾春英也没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在贾春英八个月大时,村里的大户人家拿来三块大洋,想要买下贾春英,带回家做童养媳。迫于现实的无奈,父母同意了。就这样,仅仅三块大洋,就买下了贾春英一生的命运,何其可悲!

实际上,在旧社会上,童养媳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那时候,童养媳就是一个无偿的劳动力,不仅要负责家里的各种家务,还要负责传宗接代的任务。但是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比起在家食不果腹的生活,至少成为一个童养媳能够有口饭吃,可以活下去。

但是童养媳和童养媳之间,也是有着明显差别的。身为一名童养媳,如果遇上好人家,只要好好干活,就能顺利存活下来,毕竟生活在农村,谁能不干活呢?但是遇上不好的人家,轻则辱骂,动辄打骂,都是有可能的。可惜,贾春英是后者。

她的日子过得十分凄惨,六岁就开始天天喂猪,烧火做饭。长大后,上山砍柴,下田劳动都是日常任务。更艰难的是,只要她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没有饭吃,遭受打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生活,贾春英已经习惯了。她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但是身为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反抗呢?

直到1926年的一次遭遇,改变贾春英的命运。那天,她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砍完柴火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暴雨。

本来遇上这样的恶劣天气,通常人们都会找个地方暂时躲避一下暴风雨,毕竟柴火比不上人的生命重要。但贾春英却不能如此,一旦她现在停下脚步,回去的时间晚了,就会遭到责罚。因此为了不被受罚,她只能在泥泞的山路上蹒跚地走着,慢慢走回家。

突然一打滑,她直接连人带着柴火滚下山坡。她顾不上身上的伤势,努力想要从地上爬起来,赶快回家。在她想爬起来的瞬间,背后一阵剧痛传来,连爬都爬不起来。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拿着纸伞经过此处,见到贾春英受伤,连忙将她从地上扶起来。

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名叫罗冠国。说起来,罗冠国和贾春英也是有一层关系的。贾春英嫁的那户人家正是她的姑妈,而罗冠国是姑妈家的一位远房表哥,所以两人是见过面的。罗冠国扶起贾春英后,连忙询问:表妹,现在这么恶劣的天气,姑妈怎么还让你出来砍柴呢?

贾春英擦了擦脸,回答:不关姑妈的事情,我自己见家里的柴草不够用,才出来的。罗冠国还是感到疑惑不已,柴草不够用了,那就让家里的男人出来就可以了,也不用让你一个弱女子冒着大雨出来啊!

贾春英听后感到奇怪,这位表哥怎么突然关心起自己来了?何况自己身为别人家的童养媳,做这些事情不是应该的吗?她都已经习惯了。她很清楚,身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吃苦的命,反抗也没有用。说完后,她坚强地背起柴火,走回家。

罗冠国看着表妹背着和她差不多重的柴火,瘦弱的身躯被沉重的柴火压弯了腰,心里感慨不已。难道出身贫穷就要被人压迫吗?出身贫穷就注定要受苦吗?贾春英这番关于自身命运的认知,让他心酸不已。

看着天空还在下暴雨,他打算撑着油纸伞,将贾春英送回家。走在路上,罗冠国又忍不住问她:你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凭什么?贾春英还是那番话,我命苦。

听到贾春英的回答,罗冠国坚定地告诉她:你这种想法是错的,不是你自己的命苦,而是你自己现在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你不懂得如何与命运作斗争。身为一个没有上过学的童养媳,贾春英当然听不懂这番言论,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

罗冠国临走前,对贾春英说:我每天都会在后山的祠堂里面给人们讲讲什么是命,你还是有时间,就来听一听。

原来,罗冠国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

罗冠国是一名进步青年,已踏上革命道路。他深知穷苦人民的悲哀,想帮助穷苦人民勇于反抗不公平的社会。他见到贾春英虽然瘦弱,但是性格坚毅,聪慧,便决定发展贾春英加入党组织。

此后,罗冠国依旧每天在后山的祠堂里开会,教乡民们识字写字,讲述革命道理,宣传革命理论,号召人们勇于反抗不公平的旧社会,过上和平自由的生活。而贾春英没有辜负罗冠国的期望,每天依旧上山割草,但割完草后,她就会去后山的祠堂里听罗冠国讲课。

听到罗冠国的言论,贾春英的内心大受震撼。身为一个出身穷苦人家的农民,她从来都不知道还可以反抗,更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组织,一心为了人民。于是她在罗冠国的帮助下,坚定地加入党组织的队伍里。

因为党组织一心一意为了穷苦百姓,因此革命的号角吹响,很多乡民争先恐后报名。1925年,阳新县成立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发展将近一年时间,成立16个党支部,发展了200多名党员。

贾春英也在罗冠国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女战士。同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阳新县也随即解放。阳新县的中共党员加紧与国民党进步人士的联系,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后来,陆续成立了多个进步群众团体,领导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运动,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贾春英也积极投入革命运动中,成为妇女运动的骨干干部。她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努力向农村妇女们宣传先进的革命道理,号召妇女丢掉裹脚布,勇于反抗旧社会。

在她的努力下,取得优秀的成果,得到党组织的肯定。身为带领贾春英走上革命道路的罗冠国,也在时刻关心贾春英的成长,想帮助她得到更快的成长。正好机会来了,罗冠国在领导镇压豪绅活动时,想到贾春英,便安排贾春英组织村里的妇女参加此次活动。

要想成功组织活动,首先就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激起人们的共识,因此贾春英需要教授全村妇女学习歌唱革命歌曲。但由于贾春英不认识字,无法自己学会歌曲,便由罗冠国亲自教授她多首革命歌曲。

在那个信息落后的时代,通过传唱革命歌曲是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方式。贾春英学会革命歌曲后,积极教授群众传唱,发动人民群众投身革命运动,革命运动进行得十分火热。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开始下令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制造多宗血案。幸好当时同在兴隆县的罗冠国等中共党员,提前收到消息,带领同志们成功转移,逃离魔爪。同年三月的一个夜晚,罗冠国将贾春英等几名同志们集中在党的旗帜下,进行庄严宣誓,永远忠于党组织,不怕牺牲。

短暂的誓言过后,贾春英好像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开始不留余力地投入革命,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不久,蒋介石领导国民党政府开始进行恐怖的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杀害共产党人。

瞬间,人们的生活又再次陷入战乱中,几千名百姓无奈流落街头,的土地上再次笼罩腥风血雨。在如此危急时刻,贾春英作为一名党员,坚定地投身革命的潮流。后来,由于革命形势过于严峻,党组织下发保留力量的指令。

于是贾春英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停止一切活动,待在家里成为一名农民,过着普通的生活。不能参与革命,她便在意志和体力上要求自己,利用平时的闲暇时间,学习武术和骑马,掌握对敌战略,真真正正成为一个女战士。

1928年,贾春英开始跟着罗冠国去往各地开展革命活动,每当来到一个新地方,她就给人民群众讲述进步思想,革命理论。为了讲好进步思想,她努力学习当地方言,用有趣的形式讲好革命理论。期间,她也遇到过危险,但都依靠机智成功化解。

1930年的一天,罗冠国正在集市上进行宣讲革命理论,周围的人民纷纷前来围观。就在此时,一位反动分子突然冲上前,想杀死罗冠国。眼见罗冠国就要丧命,站在一旁的贾春英突然一跃而起,狠狠将反动分子踢走。

随着一声惨叫,反动分子倒在地上,大家立即上前,将反动分子制服。贾春英的突出表现,赢得群众一片欢呼。此后,她带领同志们陆续成立农会,妇救会,赤卫队等等,成为美丽的女侠战士。同年,因为贾春英的优秀表现,她成为特委的妇委书记。

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贾春英主动请缨,要参与战斗。上级考虑到贾春英的优秀表现,决定让她参加红军的后勤保障。虽然这次没能亲自上战场,但是她如愿以偿地靠近战场听到枪炮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春英努力壮大红军力量,为湘赣各省的革命工作进展作出贡献。然而正在革命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时,贾春英却主动反思,自己为党组织作出的贡献太少,感到苦恼不已。于是她向组织上提出申请,回到以前的部队,执行护送红军干部过境,为战士筹备物资,搜集情报等等任务,进一步为革命斗争作出贡献。

1933年,贾春英奉命前往湖南浏阳等地,进行巡视。她带领战士们陆续行军百里,行军至连云山,战士们来到祠堂里暂时休息。短暂休息后,他们继续行军,来到连云山的龙伏沟。据贾春英观察,此地的地势险要,极易遭遇埋伏。为了战士们的安全着想,她派出侦察员探察。

不久,侦察员报告,前方没有埋伏。确定安全后,一行人趁着夜色继续行军,当贾春英走在山沟中间时,突然山上一声枪响,一股猛烈的火力向他们袭来。在危急时刻,她紧急下令战士们跳下水沟,但是由于敌我实力悬殊,红军战士依旧损伤惨重。

等待敌军散去,贾春英看着战士的尸体,悲伤不已,回到军区不禁嚎啕大哭。军区得知此次事件,也进行调查,调查后才知道,原来贾春英已是反动派的重点消灭对象,才会遇上大批敌军袭击。可见,贾春英的优秀,身价比得上一个参谋长了。

1936年的一天,贾春英趁着部队休整时,跟着其他女战士上山挖野菜。正在此时,一股国民党士兵偷偷进山。贾春英和几位女战士进行顽强的反击,但还是因为敌众我寡,不幸被抓进监狱。在监狱里,她遭受9个多月非人的折磨,特务的严刑拷打。

但是无论反动派如何对她严刑拷打,贾春英都咬紧牙关,坚持不肯透露任何消息。直到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贾春英才被释放出狱。此时贾春英的年龄也不小了,组织上便给她介绍对象潘涛,两人志同道合,结为夫妻。

即使结婚,贾春英依旧没有放弃革命理想,继续拿起枪支,投入革命斗争,与敌军浴血奋战。婚后,根据中央命令,贾春英从事地下工作,潘涛则奔赴敌后作战。不久,她生下一个儿子,非常高兴,立即托人告诉潘涛。

图|潘涛

消息传到潘涛部队,领导允许他回家探望孩子,但是潘涛深知战事紧急,没有选择回家探望孩子。在部队再次开拔时,潘涛写给贾春英一封信,说明情况,等待这次战事结束,他便回去看望。

可谁知,1940年,潘涛在战场上不幸牺牲,贾春英只能抱着儿子痛哭。但她却没有沉浸在悲伤中多久,选择努力振作起来,继续投身革命,与敌军作战。

此后,她过上一边照顾儿子,一边进行地下工作的生活。一次,家里来了一位货郎,贾春英发现他是我党同志,及时将全部情报传送给他。在众多共产党人的努力下,解放战争胜利了,成立新。组织上本想安排贾春英担任妇女主任,但她以身体受伤为由,坚持回到家乡。

就这样,贾春英回到家乡,成为一个小学教师,过着平凡的生活。对于那本记录战场的事迹,她也一直封锁在地窖下面,从未踏足。

在那个时代,一个妇女拉扯着孩子长大,不知道受了多少苦,但她从来没向组织提出什么要求。即使在新最艰难的时期,她宁愿上山挖野菜,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要求。从教师的岗位上退休后,她便成为一个农民,过着平凡的生活,直至1984年因病去世。

在几十年间,她从未向别人提起自己的事情,哪怕自己的亲人,也从未提起。

如果不是潘平此次回到老家翻修房子,那关于贾春英的事迹,也不知何时才会被发现,也许一个女英雄就将隐藏在历史的长河里。直到2012年,孙子潘平在柜子里发现奶奶贾春英的半本笔记本,才得知贾春英的事迹。

政府人员亲自来到潘平的家里慰问,询问潘平:潘平同志,你还记得你上交的半本笔记本吧?现在已经搞清楚了,你能和我们详细说说事情过程吗?这位老太太的身份,可不简单啊!

潘平便将事情的全过程,讲给领导同志们。慰问结束后,领导们也纷纷离去。在离去前,领导们亲切地询问潘平,生活有没有什么困难?如果实在生活有困难,政府会予以解决。而潘平也选择遵照奶奶的做法,依旧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什么要求,想靠自己自力更生。

实际上,在潘平小时候,奶奶就一直教导他要靠自己养活自己,不能麻烦政府。因此面对政府的关怀,他还是想依靠自己,自己养活自己,不给组织添麻烦。

在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湖北大厦,政府特意为贾春英,潘涛两人举办诞辰纪念座谈会。会上,部门领导相聚一堂,共同怀缅前辈革命故事。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