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风貌+注入现代功能,广州以“绣花”功夫焕新历史街区

2024-12-30 09:39:01 投稿人 : admin 围观 :9 次
传承历史风貌+注入现代功能,广州以“绣花”功夫焕新历史街区

从泮塘三约的街巷复兴,到荔枝湾涌的滨水景观重塑,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微改造,在保留传统风貌、传承岭南独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城市功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和谐共生的路径。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也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统筹各区开展城市品质提升,通过精细化的绣花功夫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完善功能与公共空间优化为抓手,逐步打造出新旧交融、互为赋能的城市新形态。

文化传承:赓续岭南历史文脉

广州在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在保留历史城区的人文特色的基础上,促进设施完善和活力提升。在荔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中,入口的文化标识成为提升街区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

泮塘三约的入口增设具有文化特色的标识系统,通过融入传统岭南元素檐口三件符号,滴水瓦、鸡胸飞子、封檐板形成特色标识,巧妙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使历史与现代在视觉上和谐交融。

泮塘三约入口增设融入岭南元素的标识

在荔枝湾,六合砚池的景观节点生动呈现笔墨纸砚的岭南文化意象。文塔作为广州市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此次改造坚持尊重原貌,优化功能的理念,融入岭南建筑特色,以优雅的灯光设计重现了笔墨纸砚的文化意境。沿岸还通过历史符号融入现代城市家具,赋予文化符号新的生命力。

荔枝湾六合砚池夜景

荔枝湾时敏广场的设计以推开满洲窗,看新荔枝湾为理念,将岭南传统元素巧妙融入现代城市景观。项目通过定制城市家具,将满洲窗套方、云纹、风车等经典岭南纹理融入步道铺装、台阶收边和指示标识等景观细节。这些细致入微的设计不仅让市民在现代化的城市空间中感受到岭南传统之美,还让传统与现代在街区中交相辉映,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与文化的共鸣。

时敏广场城市家具

此外,时敏桥红砂岩老桥座作为岭南水乡历史的珍贵见证,现已重新焕发生机。桥下空间对公众开放,历史悠久的红岩砖得以完整保留,充分展示了岭南独特的建筑魅力。同时,时敏桥柔济桥等老地名也得以复原,为这片区域注入浓厚的历史韵味。桥座旁新设的文化介绍牌,以简洁生动的文字讲述桥梁的历史与背景。这些改造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通过文化景观的复兴,更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让历史与现代在街区保护提升中相得益彰。

荔枝湾红砂岩老桥座

社区共建:创造共享的公共空间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广州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

多宝广场以桥头广场的营造为契机,将日久失修、潮湿地滑的滨水空间优化为市民共享的开放场所。改造以还岸于民的理念为核心,保留了无障碍功能,提供开放共享台阶和现代化的景观布置,为市民提供了亲水、休憩的舒适环境。

多宝广场改造前

多宝广场改造后

驷马涌的滨水环境整治项目则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打造了多层次的滨水驳岸,巧妙融入生态绿化和慢行系统设计。驷马涌的慢跑道采用透水铺装和生态植物配置,营造近自然的城市绿洲。该改造不仅提升了城市功能,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水、休闲的公共空间。

驷马涌多层次滨水驳岸

驷马涌透水铺装

驷马涌绿化配植优化

微改造理念:在精细中焕发城市温度

广州以民生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针灸式、精细化提升环境,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泮塘三约新铺设的平整步道,提升了出行的舒适度,入口还优化了无障碍通道,让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安全地出行,是提升成果全民共享理念的具体体现。

泮塘路及周边微改造充分挖掘社区潜力,将居民房前屋后原本闲置的低效空间精心改造成充满生机的入户花园。通过重新铺装路面、增设绿植、优化树池设计以及添加休憩座椅,使这些曾经杂乱无章的角落焕发出独特的生活气息。不仅满足了居民的休闲与社交需求,更在细节中展现了对社区人文关怀的深刻诠释。与此同时,这种微改造实践,不仅保留了城市记忆,还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了现代生机。

泮塘三约利用闲置空间打造勤学公园

品质提升,全民共享。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继续以城市品质提升为引领,在新河浦、北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上发力,赓续城市文脉,塑造活力共享的街区环境,助力广州文化感召力的进一步提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祝健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通讯员:祝健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