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广州大屠杀:参看外国使臣的记录,清军到底屠戮多少人?

2024-12-05 15:39:02 投稿人 : admin 围观 :10 次
1650年广州大屠杀:参看外国使臣的记录,清军到底屠戮多少人?

广州,这座曾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称为"人间天堂"的城市,在1650年经历了怎样的炼狱?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想象一下,如果让一位17世纪的广州茶商来讲述这个故事。他可能会这样开场:"那时的十三行,何等繁华!各国商人络绎不绝,叽里呱啦的洋话混着粤语、官话,热闹得像赶集一样。谁能想到,这繁华转眼成空?"

明末的广州,堪称当时的"东方华尔街"。茶叶、丝绸、瓷器源源不断运往海外,异国商品琳琅满目。城中既有古老的岭南建筑,也有哥特式的天主教堂,俨然一座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城。商人们在这里讨价还价,水手们在港口高声叫卖,传教士在街头布道,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谱写着世界性的商贸传奇。

但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广州最鼎盛时期,明清易代的政治风暴席卷而来。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自尽后,南明小朝廷仿佛一只负伤的困兽,在江南苦苦挣扎。广州,这座富庶之城,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清军主帅尚可喜和耿继茂率军围城,一场持续十个月的攻防战就此展开。当时的广州城防固若金汤,城墙之高足以让攻城者望而生畏。守军的抵抗异常顽强,就像今天的"硬骨头"战士一样。他们用血肉之躯填补被炮火轰出的缺口,用残破的武器对抗清军的猛烈攻势。

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的记载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惨烈场景。清军的火炮就像现代的"精确制导武器",日以继夜地轰击城墙。守军就像今天的施工队,用沙袋、木材不停地修补被炸开的豁口。这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但人力终有穷尽之时。

1650年11月24日,城破。接下来的十天,成为广州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清军在城内展开疯狂屠杀,据荷兰使臣纽霍夫记载,七十万人口的广州城,最终只剩下几万人幸存。这个数字或许有所夸大,但也反映了这场浩劫的惨烈程度。

让人深思的是,这场屠城之所以如此残酷,很大程度上源于当时的军事政策和统治思维。尚可喜下令屠城,表面上是因为守军"顽固抵抗",实则是想用极端暴力来震慑其他抗清势力。这种以暴制暴的统治方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最终都证明是得不偿失的。

屠城之后的广州,就像一座被炸毁的金融中心,经济凋敝,百业萧条。曾经熙熙攘攘的十三行,变得冷冷清清。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纷纷选择了其他港口。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地位一落千丈,直到康熙年间实行海禁开放政策,才逐渐恢复元气。

历史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文明需要包容,发展需要和平。今天的广州早已重现繁华,但1650年的伤痕永远铭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每当我们行走在繁华的广州街头,也许都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想一想这座城市曾经经历过的沧桑巨变。

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在这场屠城中丧生?历史记载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何数字,都无法完全衡量这场惨剧给广州带来的创伤。它不仅摧毁了一座城市的繁华,更摧毁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积淀。这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更需倍加珍惜。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