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休闲娱乐有多丰富(古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转自:人民论坛
【摘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文化娱乐休闲在古代人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古代文娱休闲方式的演化发展,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具有时代性、阶层性、地域差异性等特点。一定意义上讲,古代文娱休闲活动发挥了社会和谐稳定器的作用,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文化交流,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娱乐休闲文化。
【关键词】古人休闲娱乐 特点 丰富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娱乐休闲,可理解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消遣性活动,其目的在于寻求精神上的轻松、快乐、自由与解脱。放松、愉悦是休闲活动的本质感受。①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人们都有追求自由轻松愉悦生活状态的强烈愿望。古代文化娱乐休闲活动普遍存在于从皇家、贵族、文人、商人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等各个阶层,而且每个时代的休闲活动常有着不同的特点,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娱乐休闲文化。
原始社会到商周时期,祭祀和礼仪活动是早期娱乐形式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表现为:欢呼雀跃、歌唱和舞蹈、于岩壁上绘画、在陶器上刻虫鱼鸟兽等。人们通过舞蹈、歌唱等形式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的庇护和丰收。这些活动既是宗教信仰的体现,也是早期的娱乐形式。此外,人们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游戏,如比手劲、举石头、摔抱腰、跑步、跳远、投掷抛石块等。
在青铜器文化盛行的商周时期,人们常常使用青铜器进行祭祀和礼仪活动,音乐和舞蹈是宫廷宴会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筑、簧、笙等多种乐器已经出现,赛马、射箭、狩猎等游戏竞技活动也非常丰富。周朝的宴会、婚礼等仪式,也是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体现了社会的阶层和等级制度,也是表达尊重传统和秩序的重要方式。《诗经》里有很多关于春游乐舞、狩猎、射箭、钓鱼等文娱休闲活动的描述。如《郑风·溱洧》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②该诗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春游乐舞的情景。《秦风·驷驖》生动描绘了秦人好狩猎的风尚与盛况: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③《小雅·采绿》云: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④该诗表明,当时人们外出狩猎和垂钓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秦汉到魏晋南北朝,蹴鞠、宴集等文娱活动盛行
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文娱休闲活动更加丰富。秦汉宫廷中有专门的乐师和舞者,围棋、象棋等棋类游戏广泛流行。民间也兴起了蹴鞠、投壶等,还有极流行的博戏、琴棋乐舞、宴集宅第、赛马射箭、游观玩赏等娱乐活动。据史料记载,蹴鞠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临淄一带。及至秦汉,蹴鞠成为一种普及程度颇高的娱乐活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蹴鞠运动。
魏晋时期具代表性的文娱休闲活动之一是文人雅集,他们喜欢宴集宅第或山林,饮酒作赋,投壶射箭,聚众狂欢,思考人生,讨论天下,其中金谷诗会兰亭雅集最为出名。唐代何延之在《兰亭记》中说:《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字逸少所书之诗序也。右军蝉联美胄,萧散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以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⑤这是魏晋文人雅集盛况的生动写照。此外,平民阶级的文娱休闲活动受农时限制以及上层专制阶级的管束,主要集中在节日进行,例如,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会有丰富的庆祝活动,如祭祀、娱神、赛龙舟、登高、赏月等。
隋唐时期,乐舞、诗歌文化盛极一时
隋唐时期是古代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的黄金时代。歌舞和戏曲在这个时期逐渐成熟,其中,乐舞文化盛极一时。《秦王破阵曲》和《霓裳羽衣舞》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传世佳作。《霓裳羽衣舞》将传统舞姿与西域舞风融为一体,舞姿刚柔相济,有敦煌壁画飞天的风采,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硕果。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赞叹道: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唐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异常繁荣,尤以唐诗为代表。吟诗唱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文娱休闲生活的丰富多彩。骆宾王《冬日宴》云: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何须攀桂树,逢此自流连。⑥李白《将进酒》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⑦以上两首诗描绘了宴集休闲聚会的酣畅场景。王绩《田家三首》(其一)云: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⑧该诗展现了令人身心放松的田园休闲生活。杨师道《春朝闲步》中的休沐乘闲豫,清晨步北林。池塘藉芳草,兰芷袭幽衿,⑨描摹了惬意闲适的郊野春游时光。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中的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⑩表现了节庆乐舞表演的盛况。此外,唐朝时重要节日庆典活动繁多,如上元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活动成为人们文化娱乐休闲的重要时机。
宋元时期,夜市、瓦舍勾栏兴起,点茶文化风靡一时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的文娱休闲方式也有了新的动向,皇城都市中夜市逐渐兴起。《东京梦华录》有对宋代繁华夜市生活的详细描述,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值得一提的是,商业性文娱游艺场所瓦舍是夜市中最引人注目的场所,瓦舍中设置的剧场称为勾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人们可以在勾栏欣赏到曲艺、杂耍、魔术、博彩等各类精彩的节目,享受文化娱乐的盛宴: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掉刀,筋骨上索杂手伎,浑身眼、李宗正、张哥,球仗喝弄。第三盏,左右军百戏入场,一时呈拽。……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到了元代,开始出现杂曲,各种故事脱颖而出,专门的娱乐业服务者开始向人们定期表演杂曲。
宋代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点茶法出现在唐后期,而在宋徽宗时代,到达了巅峰。点茶不仅讲究磨茶、择水、候汤,还要求有高超的击拂手法。点茶以其专业性、复杂性,促进了斗茶的盛行。茶百戏、水丹青等分茶技巧则是更为高级的茶艺,能在茶汤之上绘画写字,掌握这门技艺的茶人被尊称为茶匠。茶文化在元代得到进一步传承普及,元代城市中遍布茶坊、茶楼、茶肆,大都茶楼酒馆照晨光,京邑舟车会万方。元代关汉卿的杂剧《钱大尹智堪绯衣梦》中茶坊主人自称茶博士,自家茶博士,开了这茶坊。大都的寺院中经常开展僧众均可参加的茶会,耶律楚材、赵孟頫还专为茶会题写茶榜(即茶会公告),元代帝王也逐步接受了汉族饮茶的习惯。⑪
明清时期,欣赏戏剧表演成为广受欢迎的娱乐方式
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明清时期文娱休闲活动更加多元化和普及化。小说、戏曲、评书、相声等文学艺术形式广受欢迎,各种庙会、集市也是民众娱乐的重要场所。明代有《帝京景物略》《宛署杂记》,清代有《红楼梦》《京都风俗志》等文献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城市居民文娱休闲生活的鲜活例证和素材。在宫廷娱乐方面,明清时期的皇帝和贵族们常常举行各种盛大的宴会和庆典活动,如宫廷宴会、华表拜年等。在民间娱乐方面,明清时期较为流行的是下棋和打牌,男女老少都会参与。
京剧是清代崛起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融合了戏曲、舞蹈、音乐和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乾隆时期,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陆续进京。徽班因以安徽籍艺人为主而得名,其带来的南方声腔和剧目,结合京城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国粹——京剧。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戏园,京剧都有着广泛拥趸。此外,昆曲作为当时的主要戏曲形式之一在清朝前期达到了顶峰。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时期也有许多流行的消遣方式。自明代始,文学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消遣方式,许多人喜欢阅读诗词、小说,或者写作自己的作品。
我国古代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的特点
古代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多种多样,人们在享受放松的同时,也从中寻找和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快乐。综观古代文娱休闲发展史,大致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古代休闲娱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层性。文娱休闲不同历史时期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等时代特征。娱乐活动的不同面向体现出鲜明的阶层性:宫廷文化中的戏曲和歌舞面向皇室和贵族,民间则流行杂剧、杂耍;权贵的园林成为了他们休闲的最佳场所,普通百姓则可能在庙会、社火等活动中找到乐趣。毋庸置疑,人口聚集和城市化是休闲娱乐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也促进了文娱休闲方式愈加丰富多彩。
二是平民百姓是休闲主体和文娱休闲活动创造者。比如北宋市民阶层广泛参与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如观看瓦肆勾栏演出、品茶饮酒、欣赏街头艺人的表演、游园、品尝夜市美食等。平民百姓还不断发明创新娱乐形式,舞龙灯、赛龙舟、耍狮子、杂耍、唱戏、说书等都很接地气,被广泛接受并传承至今。
三是地域差异性显著。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娱休闲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例如,南方多山丘陵、水网纵横、气候湿润,孕育了江南水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多与水相关,如划船、赏荷等。北方平原沙漠、气候干燥,造就了北方民族特有的草原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多与骑马、射箭等相关。尽管存在地域和民族差异,但都普遍受到讲究仁、义、礼、智、信,追求和谐、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四是古代休闲娱乐文化成功发挥了社会和谐稳定器的作用。休闲娱乐活动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有一些文娱活动,例如蹴鞠、点茶、京剧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喜爱和追捧推崇。这种广泛的参与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文化交流,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注释】
①吴承忠:《明清休闲地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年,第20页。
②③④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8-39页;第50页;第114-115页。
⑤水赉佑:《兰亭序研究史料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第5页。
⑥⑨⑩彭定求编:《全唐诗:卷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46页;第461页;第523页。
⑦黄岳洲:《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年,第558-559页。
⑧王国安:《唐诗小集:王绩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8页。
⑪吴承忠:《古代的休闲娱乐》,《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58-61页。
责编/陈楠 美编/杨玲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