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力培育创新创业友好型营商环境(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强信心 开新局】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治疗完成一年半以来,患者已摆脱胰岛素,过上正常生活。患者告诉我,‘才知道冰淇淋那么好吃!’世界浙商大会会场外,谈起团队与合作单位进行全球首例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幕后故事,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眼中泛光。
作为展现浙江民营经济强大韧性、蓬勃活力、独特魅力的重要舞台,世界浙商大会于11月28日第七次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发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从依法保护、有效激励、精准服务等方面,对企业家创新创业给予更多帮助。
由浙商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4浙商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底,浙江省内共有各类经营主体1034万户,其中在册企业360万家。当前,浙江正擦亮创新浙江鲜明标识,聚力支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自2015年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起,零跑不止一次有过‘至暗时刻’。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江明在大会开幕当天举行的世界浙商论坛上感慨道,虽然曾面临对市场、产品理解不深以及融资难等问题,但如今他们挺过来了。
朱江明认为,如果将创业比作球赛,那么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这意味着,企业须立足产品坚持创新,向行业头部企业看齐、接近。
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有效需求不足等多重压力,广大浙商正直面挑战并迎难而上,自我革新、勇于突破。
浙商群体敢于迎难而上,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决定》提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建立人才创业保险制度;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健全问题收集和协调解决机制,发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
在南存辉看来,《决定》的发布,不仅是对企业家的肯定与期待,也为浙商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2013年,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首次报道小鼠的化学重编程技术。该技术不依赖细胞内源物质,仅使用外源性化学小分子就能将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当时,我们注意到了这项技术,并有意将其用于糖尿病治疗。随即,我们便注册企业,合作也就此展开。丁列明说,十年磨一剑,这项技术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关注。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西湖大学很有发言权。2020年以来,西湖大学已经产生30余项世界首创性的成果,孵化了46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
世界浙商论坛上,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指出,西湖大学与企业具有天然的纽带联系。西湖大学愿与企业一道,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寻求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本届浙商大会把引才、引智、引重大项目作为重点内容,招引的项目共计22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857亿元,创下历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最高纪录。
《决定》提出,鼓励企业家推进科技创新,支持更多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完善信用监管和修复机制。
丁列明认为,企业要大有作为,除依靠政府赋能外,还得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的发展关键是集聚人才,发挥好人才作用,提供平台、资金和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
南存辉呼吁,广大浙商要聚焦浙江省315科创体系建设,探索打造高校科创资源+政府科创基金与民间资本资源+头部企业产业链资源融合创新孵化模式,瞄准产业链供应链的卡链处断链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抢占全球产业变革制高点,助力创新浙江建设。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