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共同体”如何建设?与会专家热烈探讨“广州经验”
11月6日,2024年文化馆年会在广州开幕。
本次年会包括开幕活动、专题交流、展览、群众文化展演交流、公共文化设施考察及闭幕活动六大板块,与会代表就如何助力文化馆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展开专题交流。
专家展开专题讨论本次年会共举办12场专题交流,其中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主题交流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文化馆承办。
本场专题交流特别邀请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肖鹏、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牟辽川、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健作为主讲嘉宾,分别从理论内涵与制度设计、青少年美育文教创新融合、社会艺术工作等角度,深入探讨公共文化共同体的内涵、价值及实践路径。
整合多方资源,推进共同体建设
肖鹏在题为《公共文化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设》的演讲中提到,广州于2022年开始探索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践行新时代文化使命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他从理论内涵与制度设计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公共文化共同体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意义。
肖鹏作主题演讲牟辽川演讲主题为《文教融合,多元创新:广州市文化馆青少年美育的实践路径和经验》。
他介绍道,多年来,广州市文化馆持续开展多元化的青少年美育工作,包括非遗在校园、小小志愿者、青苗艺术培训班、少儿舞蹈创排基地等诸多文化品牌,在一系列实践中,形成了文教融合、多元创新的具有引领性的青少年美育协作模式,服务青少年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牟辽川作主题演讲李健关注社会艺术工作,他以《社会艺术行动助推基层文化治理》为演讲主题,从其工作内容、路径、组织、管理各层面展开,讨论社会艺术工作如何化解社会隔阂,重建信任与连接,并有效促进合作行动网络的生成。
李健作主题演讲随后,围绕如何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路径等议题,专家和与会代表们展开深度讨论、交流。
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发挥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的作用,形成一套创新工作模式,建立一个协同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品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可推广、可借鉴的广州经验。
试点成效明显,擦亮广州品牌
羊城晚报记者留意到,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媒、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治理项目库广州乡村文化振兴讲习所等系列项目并取得明显成效,为其他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先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7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公布了2024年IFLA PressReader 国际营销奖获奖名单,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申报的馆立方(Library Cube)成功入选。馆立方正是广州市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安排,到2026年,全市计划建成馆立方800间。
专题交流现场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吸收本次年会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开拓创新,擦亮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广州品牌,激发公共文化创新活力,推动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 | 记者 黄宙辉 周欣怡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