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确定5所综合高中试点学校,中职教育改革能否破题?
一种新型高中学校,正在广东“浮出水面”。
4月16日,广州正式“官宣”参与2024年综合高中试点的5所区属公办中职学校,分别为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
什么是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发展如何破题中职教育改革?开展综合高中建设将给广东教育带来什么新变化?
综合高中并非新事物
综合高中听起来“新鲜”,其实,国内综合高中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其中,浙江省于1994年试办综合高中,随后山东、上海、江苏等地陆续尝试办学,南京更是将发展“普职融通高中”列入其未来重点建设的模式。
在这一股普职融通的浪潮下,近年来,广东加快了推行综合高中建设的步伐。
今年3月,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消息,明确将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越秀、海珠、天河、番禺、花都5个区参与试点的学校已进入筹备阶段,招生批次暂定在今年中考第四批次招生,每校招生计划数暂定200人。
佛山紧随其后,提出要在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普职融通试点。
很快,广州确定5所区属公办中职学校为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学校;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佛山第一所招收普通高中生的综合试点学校。
不仅广东,省外也有新动向。
去年9月,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正式开学,成为成都市第一所公办综合高中。学校开设了普通高中课程,又开设中职技能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选修的形式,有多次机会决定毕业时参加的考试类型。
今年3月,福建省发布通知,提出各地应选择具备条件并有意愿的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任务,原则上应由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组成联合体申报,也可以1所学校单独申报。
放眼全国,多地陆续开展,聚焦广东,两个职业教育强市同时行动。一系列动作释放出明显信号——综合高中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事实上,推动普职融通,广东早有探索。
2013年,佛山南海全省首试“普职融通”,给已经升读中职或普高的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没想到遭遇“寒流”,与学生申请转到普通高中就读的“热闹”不同,普通高中申请转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寥寥无几。
如今,综合高中建设作为打通普职融通“堵点”的一记重拳,能否真正解决痛点问题?
中职升学成新趋势
综合高中建设为什么备受关注?
以往,中职学校升学渠道不畅通。在广州,初中生上升有两条主要“轨道”,一条是重升学的普通高中,一条是重就业的中职学校。
两条“轨道”相互平行。
“有些家长的小孩考不上普通高中,只能选择中职学校,他们就觉得‘被社会抛弃’了。”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文说。
近年来,职业教育出现一些新气象——两条“轨道”逐渐打通,给更多学生参加高考的机会。比如中职学校,既可以参加春、夏季高考,也有跟高职院校三二分段的对接,还可以参加“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等项目。
看似通了,实则不“平”。
在中职学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学生只是小群体,“普高率”没能有效提升,意味着就读普通中学并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有限,家长的分流焦虑也就得不到缓解。
普高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普高率高,意味着当地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且均衡,有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高中教育。
综合高中应运而生。
综合高中提供了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教学新模式,是一种独立的学校类型。
广州综合高中招生计划为专项计划,纳入普通高中计划数核算,每校招生计划数暂定为200人,这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赛道”,提高了中考普高率。
在刘志文看来,综合高中的出现,反映了普通高中学位的紧迫需求,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在中职教育改革、“普职一体化”高中教育模式方面的创新性探索,体现了当前中职学校从就业主导向升学主导转变的新发展趋势。
综合高中重在“综合”
放眼全国,综合高中的探索道路并不平坦,部分省市大力推进过后“夭折”。如浙江自2006年起逐步停办综合高中。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樊晓娇曾深入研究我国综合高中建设发展情况,她认为,停办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综合高中在推广过程中逐渐“跑偏”,异化成“曲线高考”的途径,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培养出了“夹生饭”,就是文化课不强、专业技能不精的毕业生。
这也是不少家长的顾虑。
杨女士的女儿就读于广州市某中职学校,“本身学业就不轻松,还有很多职业技能和专业证书要考,得付出巨大努力,才能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同场竞技”。
在樊晓娇看来,综合高中建设,不应该变成简单的“普转综、职转综、普职合并”,而是要紧扣“综合”二字,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普职融通。
国内已有不少学校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模式。
如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对高一新生统一开展高中普通文化类教育,高二开学前,学生明确教育方向,选择职业类的学生,学校会为其注册中职学籍,并按照所选专业分班。学生可实现校内中职学籍与普通高中学籍互转,中职学籍学生可自愿选择参加夏季高考。
目前看来,不同地区做法不同。
福建开展“综合高中班”,在公办高中开展,利用其文化课程的办学优势,未直接上升为高中类型;
广州开展综合高中试点,以中职学校为试点,作为一种独立的高中类型,利用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优势;
四川成都“步子”迈得最大,直接兴办一所公办综合高中新学校。
樊晓娇认为,无论如何办学,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师资建设。
不难发现,广州首批5所综合高中试点学校,都是区内的龙头中职学校,不仅在职业教育领域实力强,在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中职学校原本办学条件好、教学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职业教育师资水平高,为综合高中试点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也体现了广州推进试点建设的决心。
综合高中师资又该如何补强?
广州提出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培训、与普通高中结对合作等多种举措,加强综合高中师资配备,学校可引入区域内知名普通高中师资资源。
天河职业高级中学教研室主任刘海介绍,学校安排教师到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等学校跟岗学习,提高上普高教材的水平。该校不久前发布了一则教师招聘公告,招聘化学、生物、物理、历史和地理5名编制教师。
由此可见,在综合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上,广州中职学校已先行探路,为具备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师赋能,同时引进可塑性强的高中教师,以胜任文化课程教学。
真正的难关还在后面。
“如何兼顾和协调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体系,是综合高中课程设计的痛点问题。”樊晓娇说,此外,在高中三年哪一年明确升学或就业方向,也是一个难点。
目前,广州明确综合高中班第一学年统一开设“基础文化课程模块+职业认知课程模块”,第二、三学年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整合。综合高中的基础文化课程模块管理纳入普通高中课程管理范畴同步管理,鼓励综合高中和优质普通高中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樊晓娇认为,广州提出在高一开设职业认知课程模块,是特色,也符合综合高中的定位,“两种课程一起上,给孩子看清的机会,让孩子自己选”。
推动中职与普高学历“等值”
社会上始终存在一种观念,认为中考失利的学生才会去中职学校就读,读中职学校难有出路,这使得学生和家长长期面临“普职分流”的焦虑。
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向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它们往往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公办普通高中。
“如今没有大学学历,在劳动力市场寸步难行。”刘志文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产业转型、高等教育普及化等一系列新情况。
然而,长久以来,学界有种观点,认为中职学校以升学为目标,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初衷。这种观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一潭“死水”。
综合高中的出现,成为独立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之外的“新型高中”,将如何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的格局?
在广州,综合高中招收的学生,中考成绩不低于当年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招生批次暂定为第四批次。也就是说,综合高中主要面向中考成绩在普高线边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一定学力,有可能在未来三年的学习中实现“弯道超车”,考入高等院校。
“以往中考实行普职分流政策,有些地区提出‘五五分流’,意味着有大约一半的学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熊华军说,综合高中的开设,一定程度上把普职分流线往后推,为学生在中考后提供了一次选择教育方向的机会,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允许再次或多次分流,是综合高中的“灵魂”所在。
学生在综合高中学习,既能学到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课程,还能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如此一来,便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在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分岔口上,学生可以灵活变换衔接,培养一批既有能力继续学习,又可按需转入社会就业的毕业生。
综合高中的毕业生还有多种出路。
学生可以参加高考或其他升学考试,进入大学深造;可以参加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在完成综合高中教育后直接就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道路;还可以在创业领域中探索发展。
熊华军认为,综合高中建设推动普通教育资源和职业资源充分整合,实现高效利用,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性,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多样选择的机会。
办好综合高中,广东探索之路刚开始。
“要厘清并确认综合高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才能给综合高中课程体系的研究开发、学制的协调转化提供方向性的指引。”樊晓娇说,持续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为试点学校在综合高中的实践探索中提供信心和力量。
刘志文表示,中职学校正面临改革困境,升学化有其必然性,升学与就业并重,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有效提升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和含金量,推动中职学历与普通高中学历“等值”。
南方+记者 陈理
【作者】 陈理
广州教育头条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