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勃勃看广州|科学家组建起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创业天团”

2024-11-04 10:39:01 投稿人 : admin 围观 :11 次
“新”机勃勃看广州|科学家组建起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创业天团”

科学家创业,正成为潮流。

近年来,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创业不断涌现,背后不乏出身名校、阵容豪华的科学家创始人。尤其在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越来越多科学家、医学家走出实验室、走向创业场,让科技成果落地生花。作为全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的广州,不仅在本地一线医生培育出一批企业创始人,也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战略科学家,在此扎根发展。

本期《新机勃勃看广州》,记者寻访广州多家企业及科研院所,看科学家们如何组建起创业天团。

将实验室难题做成一门生意

创办云舟生物,源于长期困扰我自己实验室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快速且高质量制备基因载体。2014年3月,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学系终身教授蓝田在广州创立了云舟生物。

云舟生物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蓝田博士

他用形象的比喻解释道,基因载体就像顺丰,可将外源遗传物质通过生物、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包裹后搭乘进入靶向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这个小小的工具是生命科学实验室最常见的研究物料之一,堪比柴米油盐。因为不同科研项目的载体需求高度个性化,过去多由科研人员自行制备。

科学家更懂科研需求,如何将实验室的难题做成一门生意?云舟生物通过研发定制化平台,推动基因递送实现工业化生产。云舟生物开发的VectorBuilder载体家平台是一个个性化基因载体定制的‘亚马逊’平台,客户可以用我们的平台直接‘乐高化’‘模块化’设计构建自己的基因载体。

如今,云舟生物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基因递送全链条服务商,去年以超10亿美元的估值晋升全球独角兽,也是广州首家生物科技独角兽企业。广州的创业环境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蓝田说,广州给了我们很多大手笔的支持,大到人才政策,小到交通住宿,都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支持。这让我们可以专心干自己的事情。

当广州成为科学家创业的福地,越来越多硬科技企业在此汇聚,助力广州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0%左右,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64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近50家,成为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一极。

吸引mRNA赛道全球顶尖项目落地

2024年1月,广州印发实施《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提出大力支持全球顶尖项目——

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师、战略科学家领衔的具备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前景明确广阔的若干生物医药顶尖项目,在项目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阶段,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人才奖励、研发和产业化奖励、投资入股、贴息贷款等全链条支持,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并对项目用地、规划、审评审批,以及企业产品进出口等开设专门服务通道;培育壮大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细胞和基因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

全球顶尖、面向未来,是这份《措施》的关键词、也是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方向所在。近日在广州生物岛,记者采访到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项目。2022年,回爱民博士离任国内头部药企复星医药执行总裁、科学委员会主任、全球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来到广州创业成立惠正奇医药,专注于mRNA疫苗及药物研发。

mRNA技术是当前生物医药领域最火热的赛道之一,正是这项技术让新冠疫苗在11个月内快速开发成为可能。去年,两位技术开创者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爱民透露,惠正奇医药目前两种候选mRNA产品——一种传染病预防疫苗和一种癌症疫苗研发进展顺利,预计于2025年申报临床批件,其他几种mRNA疫苗、药物也在早期研发阶段。

惠正奇医药实验室

作为曾在全球率先捕捉到mRNA技术发展先机的战略科学家、企业家,回爱民博士也以超前眼光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支招。

在他看来,广州要赶超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中的其他优等生,机遇在NCG: N即Nucleicaciddrug(核酸药物,其代表为mRNA),C即Celltherapy(细胞治疗),G即Genetherapy(基因治疗)。

他很看好广州的四个优势,改革创新的环境,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教育、科研、医疗资源以及扎实的生物制药基础。另外,政府非常务实,接地气,真心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考察过很多地区后,选择到广州创立惠正奇的原因。

香港机器人科学家跨境来穗创业

左手持手柄,控制着一只直径不到3.0mm毫米的柔性机械臂抓手,对黏膜层进行提拉、牵引等操作;右手也持手柄,控制着同样柔性和精巧的电刀,实现对肿瘤的整体精准切除;同时透过内窥镜,医生能清晰地用双眼看到双手的操作……这一幕,发生在广州巧捷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

研究人员手持搭载巧捷力柔性机械臂的膀胱镜和胃镜。

这家由香港孵化的医疗科技公司,研发出全球首个全柔性内镜手术机器人,预计将在2025年获得FDA批准。

日前,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公司联合创始人、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学机械和自动化工程系担任教授的郭嘉威。他介绍,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消化道癌症早期患者的福音。但因为早前内窥镜和电刀在同一条管道上,外科医生只能忍受着晃动的视野手眼同动,操作难度堪比把手术刀粘在脑门上切牛扒。

可否在内窥镜管道中,增加两只柔性机械臂,一只负责抓,一只负责切?郭嘉威致力于研发全柔性内镜手术机器人,把柔性机械臂的数据推到长度1.8米、直径小于3.0毫米的极限,刷新了该类机器人的全球纪录。

顶尖的技术固然是巧捷力最大竞争力所在,但谈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经验,郭嘉威强调了三遍是市场。

他直言,很多高校科技成果没有转化落地,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还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巧捷力研发手术机器人不仅从广泛的市场需求出发,也细致考虑到操作者、消费者的需求——不改变传统内镜结构,不改变医生操作习惯,对传统内镜具有普适性,从而实现更低成本和更优效果。

科技成果转化,要有正确的人、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郭嘉威向记者讲述了将公司设在广州黄埔的原因。一是内地拥有全球顶尖的消化道外科医生,巧捷力机器人的推广需要术式的创新配合;二是企业在初创阶段获得广州黄埔一支政府引导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未来,得益于广州丰富的高端医疗资源和黄埔区的产业基础,公司将在这里建设研究和生产基地。

护肾斗士廿载坚持研制人工肾脏

正如郭嘉威所看重的,广州是我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拥有三甲医院44家。优越的医疗水平和丰富的医疗实践,让医疗一线成为科技成果的宝库,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力量,也推动了越来越多医生参与到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2022年广州最美科技工作者尹良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血液透析机又被称为人工肾脏,是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救命工具。然而,在透析机只能依赖进口的时代,昂贵的治疗成本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早年,作为肾内科医生到德国求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尹良红暗下决心,要自主研发出血透机,而且要比国外的更先进,还要更便宜,让它造福的尿毒症患者。

2003年,尹良红的血液透析机获得产品注册证,成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血透机。从此,我国成为继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典外第五个掌握此类技术的国家。20多年来,她带领科研和企业团队多次突破血透机技术,打破长期以来进口血透机垄断地位,迫使进口机降价,又自主研制出透析器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同时出口创汇。在2024年国家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司自主研制的透析机名列第2位。

勇当国产血透机发明之路领航者尹良红

如今,尹良红身兼两职,既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后导师,也是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她感慨地说,广州是一个激励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便于科技创新的城市,能够为科技人才实实在在提供资金资助和创新氛围的支持,是想做事、能做事的科学家们能够不断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沃土。

院士专家进站,机构迎来最强大脑

科学家的加盟,不仅能以丰富的科技成果,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引入活水,更能以面向科技前沿的眼光,擘画产业未来。

质子重离子技术被誉为治癌利刃,以杀癌效果好、副作用小而成为被当今国际公认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运用高能离子束穿透身体障碍物,将离子绝大部分能量集中释放到肿瘤部位,直接杀死肿瘤病灶。如何加速这些质子重离子,使其得到足够的动能,加速器便是关键设备。目前常规加速器治疗设备造价在数亿元,设备占地规模较大,致使这项技术很难被普及。

2021年,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陈佳洱将自己唯一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设在了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目前这家研究院正努力研发激光质子刀产品,他们的目标是大幅度降低设备的体积和造价,让其体积能够进入更多中小医院,惠及更多癌症患者。

超强激光器是激光质子刀的核心部件。目前研究院已经完成基于双CPA+XPW技术的高功率激光器系统的研发,该激光器可以产生>200TW峰值功率的超短超强飞秒激光。这项技术的突破有助于解决国内200TW高功率激光器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实现国产替代。今年以来,研究院已开启PW激光系统的升级,并对后续的PW靶场进行改造及建设,以期研发出1PW超强激光器,用于激光质子刀产品,为激光质子放疗系统的规模应用提供核心技术的支撑。

汇聚最强大脑,激活科创动能,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广州市支持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2019年6月至今年上半年,已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单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1家,引进院士54名,促进院士和科技专家的优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站在新起点上的广州,正通过工作站平台建设等工作,促进科学界与产业界的双向奔赴,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努力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增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看更多的相关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https://www.kklift.cn/(KK生活网)

相关文章